深入“山”村初中,为学困生解“围”——“深入‘山’村初中,为学困生解‘围’调研活动圆满结束
发布时间:2020-09-04 浏览次数:274
教育寄托着亿万家庭对美好生活的期盼,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大力发展教育,只有用良好的教育才能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长青基业。学困生的转化是教育工作的一大难题,也是提高教育质量的关键一步。近日,必威一betway088山围小分队以北流市山围初中为例展开为期三周的调研活动,研究新时代背景下乡村初中学困生转化策略。
成员们首先对北流市山围初中学困生的基本数据进行分析。根据调研情况,团队成员们大致将学困生分为动力型、方法型、外因型三类。动力型学困生主要表现有缺乏积极性、有逆反心理、注意力容易分散等。方法型学困生主要是因学习方法不当而引起学习困难,对于成绩止步不前的情况,会陷入自我怀疑与放弃中。外因型学困生学习成绩客观,但他们因家庭、学校或幻境等外部因素的刺激和干扰,容易产生严重的心理疾病,造成学习困难。
为更好了解出现学困生的原因,团队通过实地调查,对山围初中初三学困生、学困生家庭、学校老师等进行访谈。经过讨论分析,团队一致认为家庭环境是学困生出现的一个重要因素之一。“主要体现为不良的家庭环境和不恰当的教育方式。”许多学困生的父母因生计而选择外出赚钱,无暇顾及孩子教育,甚至有一些暴力型的父母常选择使用暴力来制服孩子,孩子在这个过程学会了以暴制暴,极大影响孩子的心智发展。同时,有些父母“揠苗助长”“赶鸭子上架”式的教育让孩子疲惫不堪,孩子长期奔波于各式各样的辅导班,产生厌学情绪。此外,在部分独生子女家庭中,父母过度溺爱使孩子步入初中后,脱离了家庭保护,心理出现落差,开始抵触学校。
团队成员与学校领导和学困生就如何有效做好帮扶措施进行深入探讨。团队认为学困生转型策略需要从学生、家庭、学校三方面入手,学困生自身要学会自我分析,直面问题,建立信心,树立人生理想;家长要注重言传身教,多关心陪伴孩子,理解孩子;学校应营造良好学习风,给予学生应有尊重,加强家校联合,提高关注力度,运用“差优同桌”策略、针对性制定不同练习、提升课堂活跃度等方式,逐步完成学困生转型。
在调研实践中,团队成员对于学困生有了更深入了解,“学困生的成绩不理想并非是智力因素,更多的是一些外在的非智力因素。”团队成员虽然与孩子们的接触时间不长,但是成员们的心中早已建立起对这群可爱的孩子的责任与担当。“心中有信仰,脚下有力量”团队本着调研初心,团结一致,认真探索,致力在日后为学困生转型寻找更多更有效的策略方法。
必威一betway088 2018级数学与应用数学第二团支部
(文/陈玉焕 摄/周丽贤 陈玫秀)
团队成员在采访山围初中校长
团队成员在准备班会课
团队成员在讨论总结工作